当杰伦·布朗的名字与一份5年3.04亿美元的超级顶薪合同联系在一起时,整个篮球世界为之震动,这份NBA历史上最大的合同,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,更是联盟经济生态巨变的缩影,真正值得关注的,是背后那份更为庞大的协议——NBA与转播伙伴达成的9年750亿美元天价合约,这份自2025年启航的新转播协议,正悄然重塑联盟的财富分配逻辑、球队竞争力格局与球员价值的定义。
2025年,NBA正式开启与亚马逊、NBC和ESPN等媒体巨头合作的新时代,这份长达9年、总价值750亿美元的转播合同,较2016年签订的9年240亿美元协议暴涨212%,年均收入从27亿美元飙升至83亿美元,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某些小国年度GDP,标志着体育娱乐产业正式步入“超级资本时代”。
转播费飙升的背后,是媒体行业对优质直播内容的疯狂追逐,在流媒体平台竞争白热化的当下,体育赛事成为少数能保证实时观看率的内容品类,亚马逊凭借全球电商生态的加持,将NBA视作吸引用户订阅的关键筹码;NBC则希望通过篮球重振其体育版图;而传统霸主ESPN不愿放弃深耕数十年的赛事IP,三方角力之下,转播费被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转播收入的爆炸式增长,直接体现在工资帽的跃升上,根据联盟收入分配机制,篮球相关收入(BRI)的44.74%将用于计算工资帽,若以新转播合同年均83亿美元为基准,叠加门票、赞助等传统收入,2025-26赛季工资帽预计从1.36亿美元跃升至1.8亿美元,并在2030年突破2.5亿美元大关。

这种“财政宽松”彻底改变了球队的建队策略:

凯尔特人为布朗开出历史第一高薪时,质疑声不绝于耳:他真值6000万美元的年薪吗?但若放在新转播协议的背景下,这笔投资显得合乎逻辑。
布朗的合同占工资帽比例为35%,这与2017年斯蒂芬·库里签订5年2.01亿美元合同时的占比相当,不同的是,当时联盟工资帽仅为9400万美元,而2025年已逼近1.8亿,换言之,布朗的“天价合同”在工资体系中的实际权重,与十年前的核心球员无异。
更重要的是,布朗代表了NBA最稀缺的资产——攻防一体的锋线球员,在季后赛强度下,他的单打能力、防守弹性以及年仅28岁的巅峰期长度,完美契合争冠窗口期,凯尔特人老板格罗斯贝克坦言:“这不是赌博,而是对联盟经济规律的顺应。”
转播收入暴涨前,像鹈鹕、灰熊这类小市场球队,常因财力不足面临球星流失,但新协议通过两大机制改变这一局面:
雷霆总经理普雷斯蒂指出:“过去我们担心留不住球星,现在反而能利用早鸟权优势,构建长期竞争力。”这种变化让NBA的竞争格局更趋平衡,过去五年已有八支不同球队闯入总决赛。
财富爆炸并非没有代价:
NBA并未将750亿美元仅视为北美资产,联盟正加速布局:
正如总裁亚当·萧华所说:“我们正在建造一座连接体育与科技的桥梁。”这份转播协议不仅是资金注入,更是联盟数字化转型的燃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