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多数人眼中,七十岁是安享晚年的年纪,是含饴弄孙、莳花弄草的阶段,对于来自浙江杭州的退休教师陈志远来说,七十岁却是他人生新征程的起点,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杭州市西湖区的一家击剑俱乐部时,陈志远已经身着白色击剑服,手持花剑,与一群年轻人一同在剑道上挥汗如雨,他的眼神锐利而专注,步伐灵活而稳健,丝毫看不出他已年届古稀,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,正以惊人的毅力和热情,向着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迈进:参加世界击剑锦标赛。
陈志远的击剑之旅始于三年前,退休前,他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,生活平淡而规律,退休后,像许多同龄人一样,他尝试过钓鱼、书法和太极,但这些活动似乎无法完全填补他内心的空白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在电视上观看了世界击剑锦标赛的直播,被运动员们优雅而激烈的对决深深吸引。“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——那个曾经热爱运动、充满激情的自己。”陈志远回忆道。
尽管家人最初对此表示担忧,认为击剑是一项对体力要求极高的运动,不适合老年人,但陈志远却坚持了自己的选择,他笑着说:“年龄只是一个数字,重要的是心态,击剑不仅锻炼身体,更锻炼大脑,它需要策略、专注和快速反应,这让我感觉焕发了新生。”
在儿子的支持下,陈志远报名参加了当地击剑俱乐部的成人班,起初,他面临诸多挑战:体力不足、肌肉酸痛、技术生疏,但他从未退缩,每天,他除了完成基础训练外,还会额外花时间研究击剑技巧,观看比赛视频,甚至自学运动营养学知识,他的教练李伟(化名)坦言:“陈老师是我教过的最年长的学员,但他的学习态度和进步速度让许多年轻学员自愧不如,他证明了年龄从来不是限制梦想的壁垒。”
陈志远的训练日程堪称“魔鬼式”,每周六天,他都会准时出现在俱乐部,进行长达三小时的训练,内容包括热身、技术练习、实战对抗和体能恢复,热身阶段,他专注于拉伸和灵活性训练,以预防运动损伤;技术练习时,他反复打磨步伐、攻击和防守动作;实战对抗中,他与年轻学员切磋,从不因年龄而要求特殊照顾。
“击剑是一项充满智慧的运动,它不仅仅是体力比拼,更是心理博弈。”陈志远解释道,“每一次出剑都需要计算距离、时机和对手的心理状态,这让我想起了以前教物理时解题的过程——都需要逻辑和创造力。”他的努力没有白费,短短一年内,他的技术水平从零基础跃升到俱乐部中级班前列,甚至在一些本地老年击剑比赛中斩获奖项。
但道路并非一帆风顺,去年冬天,陈志远在一次实战中不慎扭伤脚踝,医生建议他休息一个月,家人劝他放弃,但他仅休息了两周就重返剑道。“受伤是运动的一部分,但放弃不是我的风格。”他坚定地说,这种坚韧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,俱乐部年轻学员小王表示:“陈爷爷是我们的榜样,他教会我们,只要心怀热爱,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。”
陈志远的终极目标是参加世界击剑锦标赛(World Fencing Championships),这一赛事是击剑运动的最高殿堂,通常只有顶尖职业运动员才能参与,尽管老年组别在世锦赛中并非主流,但国际击剑联合会(FIE)近年来积极推广全民击剑,设立了老年组别(Veterans Category),为像陈志远这样的爱好者提供了舞台。
“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疯狂,但我的目标不是赢得奖牌,而是站在世锦赛的剑道上,证明年龄不是梦想的终点。”陈志远说,他的计划是参加国内选拔赛,积累积分,最终争取代表中国参加2026年世锦赛老年组别,他正与教练制定强化训练计划,重点提升耐力和战术应用。
这一梦想背后,是中国老年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,根据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的数据,近年来,国内老年击剑参与者年均增长率超过20%,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击剑、羽毛球、马拉松等“年轻化”运动开云体育app,专家指出,这种趋势反映了老年人对健康生活和自我实现的追求,打破了社会对老龄化的刻板印象。
陈志远的故事经本地媒体报道后,迅速引发社会关注,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点赞,称他为“硬核爷爷”“年龄破壁者”,他的事迹不仅激励了同龄人,也让年轻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,一位网友评论道:“看到陈爷爷,我再也不敢拿年龄当借口了,梦想真的无关岁月!”
体育界人士也对此表示赞赏,前中国击剑队冠军雷声表示:“击剑是一项终身运动,陈先生的故事体现了体育精神的核心——永不放弃,他的参与有助于推动击剑运动在大众中的普及,尤其是 among老年人。” 心理学家张明(化名)则认为,陈志远的案例凸显了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性。“保持运动和心理挑战可以有效延缓认知衰退,提升生活质量,社会应鼓励更多老年人追求多元化兴趣。”
也有一些质疑声音,有人认为,老年人从事高强度运动存在风险,应量力而行,对此,陈志远回应道:“任何运动都需要科学指导,我定期体检,听从教练建议,风险是可控的,重要的是,运动让我快乐和充实,这比什么都值得。”
随着2026年世锦赛的临近,陈志远的训练进入关键阶段,他计划在今年参加全国老年击剑锦标赛,以赛代练,积累经验,他的家人也从最初的反对转为全力支持,儿子陈浩说:“父亲的笑容比什么都重要,看到他如此充满活力,我们感到骄傲。”
陈志远的故事不仅是个人追梦的缩影,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反映,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健康意识提升,老年人正重新定义“晚年生活”,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休闲,而是主动寻求挑战和自我实现,体育产业也随之调整,更多俱乐部开设老年课程,设备商开发适合老年人的运动装备。
“我希望我的故事能鼓励更多老年人动起来。”陈志远说,“无论是击剑、舞蹈还是登山,找到自己的热爱,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。”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站在世锦赛剑道上的那一刻。
在夕阳的余晖中,陈志远收剑入鞘,结束了一天的训练,他的身影与年轻人融为一体,诠释着生命的无限可能,岁月或许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皱纹,但从未带走他的激情与梦想,正如他所言:“剑尖指向的不仅是对手,更是未来的自己。”